工作总结

2022年小学体育新课标学习心得(18篇)

时间:2022-11-25 18:30:07  阅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小学体育新课标学习心得(18篇),供大家参考。

2022年小学体育新课标学习心得(18篇)

篇一:小学体育新课标学习心得

学习新课标、理解新课标、实践新课标。课程标准是教学的根本,是一线教师要牢牢把握的教学基础。体育与健康新课标的实施需要注意哪些要点,也是所有体育教师应该注意的重要问题。

一、新课标实施的要点

1、科学设置运动负荷。本次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修订,突出了运动负荷由群体运动密度、个体运动密度和运动强度衡量。解释了群体运动密度是指一节体育实践课所有学生总体运动时间占课堂总时间的比例,每节课群体运动密度应不低于75%;个体运动密度是指一节体育实践课单个学生的运动时间占课堂总时间的比例,个体运动密度应不低于50%;运动强度是指动作用力的大小和身体的紧张程度,常用心率表示,每节课应达到中高运动强度,班级所有学生平均心率原则上在140~160次/分。

强调应尽量减少教师讲解、示范、队形调动等时间,让所有学生充分动起来,改变“不出汗”的体育课,增进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学生掌握运动技能。每节课应有10分钟左右体现多样性、补偿性趣味性和整合性的体能练习。同时,要引导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运动负荷,在保证运动安全的基础上增强学习效果。

在每堂体育课教学过程中主要强调3个关键点:①要保证一定的运动负荷(即运动密度要达到75%左右,运动强度要达到平均心率140~160次/分钟);②要有20分钟左右的运动技能教学;③要有10分钟左右的体能练习。

2、体育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从这个角度来说衡量一堂课的标准不只是在于教师的行为举止是否大方,时间控制是否合理,而更多的在于学生交往、互动的程度、水平;交往、互动的方式与成就。

3、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把训练等同于教学,把训练当成课堂中的主要行为,是我们课堂中常有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忽视了学生的能动性和个体差异,体育教学需要练习,但更需要兴趣。

4、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本领,养成不断求知的习惯,形成终身学习必备的素质,是时代发展对学生的期盼。我们体育课改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更要注意让学生体会体育锻炼的价值,牢固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

二、新课标实施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1、可借鉴、可参考的实践经验少。由于是新事物,现有的资料,方法很少,许多教师都有这种疑问:新课程到底该这样教。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对我们每一位教师又是挑战,更是机遇,我们去探索、去尝试,形成的做法、思想,就是课改的经验、成果。

2、因教学内容选择余地大,评价方法灵活,如何规范教师教学的问题。

3、如何根据学生的需要,结合学生、学校的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形成本校校本课程。

三、努力方向

把对新课标的学习变成教师每日学习的常态,才是真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身上肩负的培育时代新人的重任,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深入学习新课标,弄懂吃透,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真正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篇二:小学体育新课标学习心得

2022年6月26晚,如东的体育同仁们在电脑前认真学习了潘绍伟教授的报告。潘教授花了三个多小时,从核心素养、课程理念、体育教师的方面给我们开展了一堂生动的讲座,并与我们进行了许多交流,解答了很多我们平常的困惑。

从一开始的一个提问:体育课从“小三门”变成“大三门”!为什么要开这门课程,而且开这么多课时?!就让我们愣住了。都在说越来越重视体育,体育的地位越来越高,这是为什么呢?

在讲座结束后,我也向潘主任提了一个自己的困惑,潘教授的解答再加上对于讲座的内容对我的触动,让我深刻的感觉到,时代在进步,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体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我们应该通过不断的努力、学习来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

作为高中体育教师,要紧抓体育分项教学,这时就对我们的能力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不能只满足自己的专项,体育老师应该多去提升自己,开展自己的第二、第三专项。我自己而言,我是专项田径短跑的,可能按照我的本身能力来说,我擅长的是短跑运动员的培养与训练。但是很明显,这在高中体育课堂里是不切实际的。于是我去想办法提高自己,我喜欢打篮球,我就多学多打,多看比赛,多学习比赛吹罚规则,也许教篮球基本功我不太标准,但是在实战运用中我能交给学生很多;再比如足球,我的足球技术很一般,但是我研究比赛,研究战术,我有丰富的带队比赛经验,我也能给学生传授一些东西;同样的健美操、排球……这些我们可能更加生疏,但是也可以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潘教授说的一句话让我很触动,他说:姜老师,我不知道你能不能理解我的观点,但是我希望你们的高中体育课堂能让学生真正的快乐起来,不要让他们在这个本应该他们还是孩子的高中阶段过得那么的无趣,不要让他们失去孩子本该有的天真快乐,而变得“成熟”、“老气横秋”。

是啊,体育、运动能让人快乐,也可以让人释放压力,体育课应该让孩子们爱上体育运动,就像我们常说的,我们的目标:促进你们终身运动的培养!

篇三:小学体育新课标学习心得

朱熹言“闲有余日,正可学问。”正值假期,根据我校暑期学习工作安排,我潜心阅读了2022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一是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二是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三是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四是增强了指导性;五是加强了学段衔接。并从课的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和课程实施等六个方面对体育健康课的教学进行了全面且系统的阐述,对各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所要发展的体育素质,以及发展水平目标分列得很详细,这些基本理论指明了今后体育健康课教学的方向和目标。

其中提到的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这一章节使我受益匪浅。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等方面,这三方面中体育品德是重中之重。体育品德就是指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体育伦理,以及形成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体育品德包括体育精神、体育道德和体育品德三个维度。体育精神主要体现在积极进取、不怕困难、坚持到底、团队精神等;体育道德主要体现在遵守规则、尊重裁判、尊重对手、诚信自律、公平竞争等;体育品格主要体现在自尊自信、文明礼貌、责任意识正确的胜负观等。这些隐性的精神和品德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教师在日常教学和课堂活动中一点一滴进行总结渗透教育并以正面鼓励为主。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例如在每年春秋两季的运动上,学生们努力拼搏不仅仅是为个人争取那份荣誉,更是为班级争光,接力赛中他们传递的不仅仅是那枚红白两色的接力棒,更是班级的凝心聚力。足球运动是一种文化内涵、一种生活品味、一种精神境界。在2022年杨陵区中小学校园足球联赛中,队员们遵守比赛规则,尊重对手,尊重裁判,他们风雨无阻,团结拼搏,永不放弃,以行动阐释了“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足球比赛不仅让昂扬斗志的足球小将们在拼搏中成长,更将足球运动所蕴含的团结协作精神,积极向上,永不言败的优良品质植根于孩子们身上,让他们在体育竞赛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

通过学习,我还深切地体会到,体育教师不再是教材执行者的角色,而是一个新课程的设计者。体育教师不应是一个只懂得教学生如何运动的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是一个具备现代观念和教育素养,知道如何进行课程设计以及如何运用体育教学方法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专业人员。新课标准的实施,改变了以往的那种师道尊严,新颖的师生关系正在形成。在今后的实践教学中,应该让学生自信地想,大胆地说,给他们一片自由的天空,进行师生互动,通过让学生做小老师,喊口令,做示范,教师可以到学生中间,充当他们的一员,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凸现,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教学方法上应采用符合学生身心特点,让学生能接受具有有效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勇于突破以往教法的中规中矩。在激发学生兴趣上可采用兴趣导练法、竞赛法、自主练习法、启发法等,使学生爱上学习项目。在教学形式上应采用简化的宽松的、民主的教学组织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学习,如在学习广播操时,在教完两遍后,给5分钟的自由时间,让学生讨论,互相学习,并学会本节,然后再进行统一练习,这种形式让同学记忆较深刻,学会快且不易忘记,在进行游戏竞赛时,充许学生进行大声加油,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

总之,新课程标准对体育教师的要求提高了,体育教师成为课程内容的设计者、创造者,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以新的角色和学生相处,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把选择权让给学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运用新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设想,促进学生自主性和独立性,突出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具备现代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教育的主体和获得知识的主动者,让我们的每一位教师都能够走进学生的心灵,让我们的课堂都能够追求一份诗意,让我们的孩子都能享受到体育的快乐!

篇四:小学体育新课标学习心得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正式施行。体育课课时占总课时比例10%-11%。体现出国家对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高度重视,明确了体育人的新方向。作为一名体育学科教师,我为之振奋,在暑假期间认真研学之后也有了点滴思考。

一、研读新课标,明确体育人的新方向

《课程标准(2022)》显示,我国义务教育体育课程内容领域正在不断拓宽。除基本运动技能、体能等奠定学生一生身体素质的大项,新课标中增加了“专项运动技能”版块。新课标明确要求教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体育与健康课程在高度关注对所有学生进行激励与指导的基础上,针对不同身体条件、运动基础和兴趣爱好的学生因材施教;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与学习评价方式,为学生创造公平的学习机会,促进每一位学生产生良好的学练体验。

二、落实新课标,明晰体育课程新转变

在新的课程标准的理解下,对体育与健康教师提出了更加新的、更高层次的要求。进一步优化了体育这门学科在学校的育人蓝图。在双减的政策下,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的要求,更加注重“学、练、赛”的一体化。课程的内容要更全面,教学方式要更加多样化,教学的评价要更加综合,特别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新课标强调面向未来、改革创新,秉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努力实现从“知识导向”向“素养导向”转变、从“单一技术导向”向“结构化知识和技能导向”转变,从单纯的“体育教育”向“体育与健康教育及多学科融合”转变。

三、迎接新挑战,推进体育教学高质量

作为新时代的体育教师更需要深研纲要和深研课标。在我学习新课标之后,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思考。

1、让课堂活起来,从“教”向“育”转变。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在体育课堂中,体育教师通过各种体育活动对学生不仅要实施“教”,还需要密切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行为,如焦虑、嫉妒等行为,应进行及时、有效的“育”。

2、让孩子充分动起来,促进学生学练体验。

为了让孩子充分体验到学练的乐趣,就需要我们体育教师真正关注学生发展,关注学生个性化差异,关注分层教学。让不同的学生都能通过练习达到自己的标准。人人都能有适合自己的方式去学习。从课程到课堂做到因材施教,才能真正让学生享受乐趣。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规定了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学基本要求。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新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呼唤教师树立新的课程理念,深化教学改革。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会和同事们一起不断学习,提升课程实施能力。

篇五:小学体育新课标学习心得

体育新课标的学习,让我深刻认识到,体育课不仅要坚持健康第一的课程理念,还要把教会、勤练、常赛落到实处,让学生体验运动魅力,领悟体育教育的意义。以往的只教会,没有勤练、常赛,导致学生一学就会,一过就忘,没有达到“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新课标要求老师们要改进自己的教学,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以练促学,以赛促练,真正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篇六:小学体育新课标学习心得

4月21日,由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出炉了,这对于一线的体育教师而言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下面从体育教师的角度结合新课标的性质、理念、内容等方面的变化,来谈谈今后体育课堂教学面临的转变。

一、明确目标——为“核心素养”而教

课程性质中关于培养目标的变化:从“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向“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和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转变。前者立足育体、育心层面,后者的涉及的范围更加广泛,注重育体、育心与育人相结合的育人模式,体现健身育人本质特征。

基于课程目标的变化,作为体育教师必须要有高站位的思想觉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而教,响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召唤。

二、更新理念——以“学生能力”为先

新课标的理念由原来纲领性的描述转向可操作性的建议,本着“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而展开的,从目标制定→教学模式→内容设计→教学方式→评价方式→关注差异,充分体现了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基于浙江教学模式

“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模式,这对于我们浙江的老师再熟悉不过了。多年以前在余立峰老师的引领下,《浙江省纲要》就提出以“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构建单元与课堂中的“三个一”(单一身体练习、组合练习、游戏或比赛)。三维度、三个一呈现的是结构化思维的课堂教学模式,同时也形成了体育课学技术、大课间练技术、运动会展技术的联动机制,以此推动落实“教会、勤练、常赛”。可见浙江教学理念的前瞻性,也印证了“先行者就是领先者”。

(二)基于浙江课堂转型

课堂转型立足教学模式的转变,通过理念的更新,使我们的课堂更有内涵,这是推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举措,通过教学、组织方式的转变,使学生从原来机械化的学练向“深度学习”转变。

1、教学内容结构化

进一步优化“课程内容设计”,内容的选择与安排建立在学生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之上,从基本运动技能、体能、专项运动技能和健康技能进行结构化构建,注重项目、学科间的相互融合。

2、教法学法思维化

课标中强调从“知识与技能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通过教学方法的转变,即多运用启发式教学方式,通过提问、追问、问题串的方式来驱动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学组织小组化

新课标“教学提示”中多次提到要“提供更多时间让学生进行充分练习”,要做到这一点,只有提高课堂效率。那么如何让我们的课堂更高效呢?“教学组织小组化”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对于教师而言教学中除了做到“精讲”之外,还要注意避免不必要的集中讲解,提高讲解效率,从而让学生做到“多练”;对于学生而言通过常态化小组合作,有利于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开展,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中进行差异化再分组,从而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4、课堂评价精准化

新课标再次确认了学生学习过程中评价激励和反馈的功能,在2011版的基础上对评价的内容有了明确的指向,从为“核心素养”而教→为“核心素养”而评的逻辑展开。通过综合性的学习评价激励学生参与课堂,促进目标的达成,通过评价反馈出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教师精准把握课堂有效开展对学生的指导。今后的课堂将立足“核心素养”展开评价,体现出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方法多样性。

三、理清关联——在“大单元”中运用

课程实施建议中指出,对于“专项运动技能”的教学建议设计大单元进行教学,有很明确对“大单元教学”概念的表述,大单元教学将是今后体育课堂的主流。与2011版课标相比,最大的改变就是在课程内容部分中,增加了内容要求、学业要求、教学提示三个方面的指导,这是一线教师构建大单元的重要依据。

教师在进行大单元构建或者教学设计时,需利用结构化思维去分析教学内容的关联,这样更有助于教学更加精准、有效。结构化思路主要有:

1、基本运动技能与专项运动技能的关系。

基本运动技能是针对水平一提出的,主要分为移动性技能、非移动性技能和操控性技能三大类。强调的是基础性、多样性,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在不同情境中的体验,为之后体能与专项运动技能打下基础。专项运动技能是从水平二开始学习的,它具有独特性与专项性的特征,每个项目有不同的项目特征,大单元设计要依照项目特征而展开。

2、相同项目不同水平的结构。

构建大单元时,要充分考虑该项目在不同水平中不同的要求、所学内容相互之间的关联。教师要很清晰的知道各个水平的内容,以及学生要达到的程度,即:水平二(体验并知道)、水平三(了解运用)、水平四(理解并运用)。

3、同一水平不同内容的关联。

各类运动项目虽有不同的分类,但也不是完全割裂的,教学中要注重项目与项目之间、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关联与迁移,通过举一反三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运动项目与体能的关联。

大单元设计中,要将体能与运动项目相融合进行设计,不能为了体能而体能。教师应当根据各运动项目的特征有针对性的进行体能的渗透,做到一般体能与专项体能共发展。

新课标、新理念,孕育着崭新的体育教学新课堂,作为一线教师要尽快从实践中去体验、去发现教育的魅力!

篇七:小学体育新课标学习心得

2022年版《体育与健康》课标看着与日版相似,但不论是从课程性质还是课程理念,都改变了好多。新课程标准贯彻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课程。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个性培养,把学生的健康意识、交往合作意识作为重点。对于同一教学目标、教材内容,采用新颖独特的教法,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课堂上要通过“学”“练”“赛”使一些单调枯燥的教材内容,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快乐、愉快、和谐的情感与气氛,充分照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满足学生的需要,既让学生喜欢学、乐于学,又让他们知道学习的目的和意义,自觉主动地发展体育能力和个性,增强体力和智力,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又能确保人人皆有所获,充分享受体育的乐趣。快乐简单的体育简而言之就是寓教于乐,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着重围绕《新课程标准》进行改革,走进学生心灵,尊重学生的选择。我们的教学目标应定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上,应该让学生喜欢并且会进行体育锻炼。传统的体育教学,教师关注的是教学计划、内容是否完成,忽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出现了喜欢体育但却不喜欢上体育课的怪现象。体育新课标的实施,使广大体育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突出以学生为本,关注个体差异,所有的教学内容须为教学目标服务,教师要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重新选择,建构教材来教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这才能增进喜欢上体育课进而达到爱锻炼身体的目的。

篇八:小学体育新课标学习心得

本次研读着重对课程理念““教会、勤练、常赛”一体化教学思想深入研究。“学-练-赛-评”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要真正体现体育课堂教学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练、赛、评为主线的课堂架构。“学”的重点是学会学法,通过教师讲解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相融合,掌握单个技能、组合技能并能够综合运用。

学生通过集体、小组、个人学练逐步掌握单个技能与组合技能,如:运球+传接;运球+投篮。运动技能综合运用主要是面对日常生活中具体情境的运用(如:摔倒时利用前滚翻化解危险)和比赛中的运用(如:足球带球射门)。从中能够看出综合运用不仅需要学生掌握熟练的动作技能,还要有成熟的心智与迅速反应能力,这些都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实现。

课堂中培养实现学生运动技能综合运用能力的最佳方式便是“赛”。教师通过变化比赛的对象、形式、内容,为学生创造多样的竞赛环境,从而增强运动技能综合运用能力。

在学、练、赛过程中,教师重视评价功能,制定明确、具体、可操作的评价标准,注重多维度、多主体、多方法的综合性评价。

新样态体育课要求学练精准、比赛常态、评价灵活,培养学生强健体魄、学以致用。

篇九:小学体育新课标学习心得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并能够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对于学生进行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新课标显示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以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要素,要始终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落实“教会、勤练、参赛”要求,注重“学、练、赛”一体化教学;为解决衔接问题和考虑零基础,课标中专项运动技能弱化与学段对应,按水平、大单元设计,充分体现一体化新思路;新版课标提出跨学科主题学习,强化全面育人。注重体育与德育、与智育、与美育、与劳动教育、与国防教育的融合。因此教师要积极探究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的融合之处,可以使学生取得进步,并能够健康成长。

篇十:小学体育新课标学习心得

认真学习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版,我们应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健康第一”教育理念,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引领,重视育体与育心、体育与健康教育相融合,充分体现健身育人本质特征,引导学生形成健康与安全的意识及良好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全面发展。技能教学强调结构化教学。依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面向全体学生,落实“教会、勤练、常赛”要求,注重“学、练、赛”一体化教学。坚持课内外有机结合,指导学生学会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和专项运动技能,提供更多时间让学生进行充分练习,巩固和运用所学运动知识与技能,参与形式多样的展示或比赛。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让学生体验运动的魅力,领悟体育的意义,发扬刻苦学练的精神,逐渐养成“校内锻炼1小时、校外锻炼1小时”的习惯。

篇十一:小学体育新课标学习心得

参加了于素梅博士的线上课程学习之后,让我重新认识了体育老师,体育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体育教师的教育能力就突出了重要性,正确的教学,科学的方法让更多的学生,更多的家庭受益,我们的任务就是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做好传承。

在学习之后,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于老师提到的,作为体育教师的真本事和教学能力。

体育教师应该有真本事。体育教师不该是只钻研单一项目和特长项目,而是应该能够全面开花,自身在能练能赛的情况下,系统科学的对学生进行训练,体育教师要将自己的专业技能教会学生,注重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学,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理解掌握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还需提高学生解决体育与健康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注重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

在新课改下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学生个性,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引导他们通过体育锻炼来提高身体素质,同时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养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但是近些年来,小学体育课堂普遍存在着内容比较单一。教学方式机械化的现象。特别是在“安全第一“的前提下。体育老师在室外课堂教学上大多安排一些危险系数低的活动课、休闲课、娱乐课。也就是所谓的“放单”课。这样的体育课不但达不到锻炼的目的,久而久之,导致大部分学生对体育课锻炼缺乏浓厚的兴趣,同时也造成了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衰退,失去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真本领”。

另一方面,很多的体育教师对体育课要“出彩”理解过于片面,一味的用舞蹈、游戏来吸引学生的兴趣,降低体育课的危险系数,我们不反对教学中的“出彩“和“有亮点”,但是“彩”应该出在什么地方,怎么出,是值得我们每位体育教师认真反思的。现在的小学体育公开课几乎见不到体育老师那种高超标准的示范动作和学生一定高度和难度的运动技能那种精彩的场面了。

用“真本领”让体育课更“丰富”,在知识日新月异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体育教师也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是学生学习体育技能的指导者。我们一定要自觉加强各项体育专业技术和技能的学习。引导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运动技能。最基本的跑、跳、投能力,还要多学习新的体育知识,如篮球比賽,足球比赛等联赛知识,还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始终保持师生间的融洽关系,如在体育课教学中,我经常采用素质调练目站的练习方法,或者分组足球比賽,篮球比賽等题味活动,多给学生创设相互帮助、鼓励和合作的环境,用丰富的体育课堂教学知识和手段调动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让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锻炼意识。进而明确体育锻炼的真正目的。

因此,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我们体育教师一定要放下包袱,轻装前进,自觉加强体育技术和技能的学习。就像孙悟空那样的各种“真本领”,在健康安全的前提下,不忽视不丢弃对学生运动技术,技能的教学和培养。既保证达到小学体育课的教育目的和教学目标,又让我们的学生健康成长,充分感受到阳光体育的乐趣。

篇十二:小学体育新课标学习心得

通过潘教授对《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授课解读,并结合自己实践教学感受颇深,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以前在大学学习中所看到课堂教学、体育课程标准、教学的艺术性、课堂教学的效率等问题更多的流于理论上的说教,让人无法真正了解课堂教学的有关细节的琢磨与把握。相较于上版课表,新版《课标》理念主要集中在坚持健康第一,落实“教会”“勤练”“常赛”、加强课程内容螯体设计、注重教学方式变革、重视综合性学习评价、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六个方面。总的来说,新版课标更加强调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运动技能的学习的两个部分。,不是学生会了什么,知了什么,而是将自己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等方面用于回答与解决体育与健康中的实际问题,并有利于学生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

新课程标准对体育教师的要求提高了,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教育的主体和获得知识的主动者,让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够走进学生的心灵,让我们的学生都能享受到体育的快乐。

篇十三:小学体育新课标学习心得

通过潘教授的分享感觉许多迷雾和局限被打破,在他谈到健美操教学这一块时让我产生共鸣,自己的教学正在遇到瓶颈,舞蹈类到底要教会学生什么技能,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他举的例子当中,学生已经掌握到能自行进行“动作创编、队形编排、服装搭配”的程度,这显然是一个非常高的水平了,但对于我校小学生来说应该教会孩子们什么技能呢,我做了以下思考:

1、教会学生看动作,到他们能够自学简单套路的程度;

2、教会学生听音乐,到能够轻松的找到音乐重点的程度;

3、教会学生看动作,到能够看出他人与老师动作的差距,能将自己的动作与标准动作进行对比并进行改进的程度;

4、教会学生编排,这是瓶颈,多给学生思考的机会,由小套路到大套路;

5、教会学生规则,到能知道基本的打分规则,能做比赛的小裁判。

除了教学技术问题,在教学时我常常想,我现在正在做的这些教学对孩子们有何意义,又要将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会感到迷茫没有动力,但是在听完潘教授的分享后,深受感触,应尽力的给学生打造快乐的课堂,让学生变得有活力、自信,而不是像老头老太太一样。

篇十四:小学体育新课标学习心得

教育部发布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根据新课改的要求,通过十年多的教学实践,逐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新课标的颁布,意味着未来十年对学生的培养方向要发生变化。

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1、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体育教学中,以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为出发点,表达身体、心理、社会三维健康观,实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目标。

2、新的课程标准,表达以人为本的思想。即体育教学要从学生的开展、学生的实际、学生的需要出发。根据新课改的指导思想,体育教学不再是以教师为主,而是以学生为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是经验的重组和重新理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自主的学习者。学生来到学校,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要积极主动的进行知识建构。通过自主的知识建构活动,学生的创造力、潜能、天赋等得以发挥,情操得到陶冶,个性得到开展。

3、教学方法要创新,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采用启发式教学、探究教学、情景教学等、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教师对学生学法指导。

4、改革评价体系,改变以往以期末考试成绩为最终成绩的评价方式。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家长评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开展、教师提高和改良教学实践的功能。

5、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探索学生喜欢、符合本地区、本校、教师本人特点的教学内容。需要指出的是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的集体行为,即在学校校长的统一领导下,在学校教务处的指导下,根据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进行。

二、实践过程。

今年学校进行了一系列课堂改革,教师的观念也发生了转变。

1、了解学生。新生入学或者接手一个新班级后,从介绍教师希望到达的目标入手,与学生共同学习课堂常规,然后进行教学调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体育根底,最后制定学习目标。

2、制定教学方案。根据对学生的调查了解,对照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确定学年、学期教学方案。

3、初步确定评价方案。根据课改要求,考虑可操作性,初步确定的体育与健康评价方案。例如:阶段性考核,在学生学习完一个新体育技能后,组织学生进行考核,教师进行评分。

三、对新课程改革实践后的一些体会。

1、课堂不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在过去的体育教学中,教师牢牢的主宰着课堂,学生总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课堂气氛很沉闷。而在现在的体育课堂上,你看到的教师是以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学生进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兴趣更浓了,干劲更足了,气氛更好了,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学习的舞台。

2、课堂不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地方,而是引导学生开展的地方。把训练等同于教学,把训练当成课堂中的主要行为,是以往我们课堂中常见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无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个体差异,体育教学需要练习,但更需要兴趣。以往的体育教学是教师要学生学,新课改后变成了学生要学。

3、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养成不断求知的习惯,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是时代开展对学生的期盼。我们体育课改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更要注意让学生体会体育锻炼的价值,牢固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

篇十五:小学体育新课标学习心得

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学习,让我意识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老师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新课程标准为纲,但具体的教学内容还需要体育教师自主选择,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在内容的选择上谨慎仔细,考虑周全,使必学内容成为体育教学中身体锻炼、技能学习和身心教育的主要载体。今后,我们不仅要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落实好教学内容,还要根据自己对教学理论、教材的理解重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把自己的教学思想和经验渗透到教学中去,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篇十六:小学体育新课标学习心得

2022年6月26日19:00-21:00以腾讯会议形式收看了由如东县教师发展中心体育研训员尚文进主任组织的“如东县中小学体育教师新课标全员培训——扬州大学潘绍伟教授权威解读: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版)“。

作为基层体育教育工作者鲜有机会与体育界大咖接触,聆听其对体育学科各种问题独特见解更是少之又少。好在高度发达的网络信息时代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机会,好在尚主任为我们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对于我来讲,能在二十七年后再次听到老师讲课,还是那样的熟悉。谈吐儒雅、条理清晰、一种观点抛出,一个手势做出,一个事例阐述,依然如当年课堂的讲授,深入浅出,风采依旧。老师以新课标2022版为依托,将核心素养、课程理念进行了较深层次的解读。从两个故事展开引发三个追问,追问中给出培养核心素养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逻辑起点。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一种“人为的“创设”为人的“教育活动也是价值再现的价值创造过程:一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追问和追求课程价值作为前提的,没有明确价值追求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不值得做的课程;二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基于特定价值追求的过程。《课程标准(2022版)》以培养学生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为主要价值追求,并以此为课程的逻辑起点。正如《课程标准(2022)版》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等方面。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是对体育与健康知识、能力、态度的综合与超越。从核心素养的结构层次角度分析,知识和技能在外层,能力在中层,素养在内层。

为了能让众多的体育教师更好理解,老师对运动技能、运动能力、运动素养实施简例化解读。运动技能指通过学练在适当时间,成功地完成技术与战术动作的能力,如篮球:投篮、运球、传球、掩护等;运动能力指将上述运动技能运用于真实运动,如运用上述技能于篮球比赛与练习之中的能力;运动素养指在运动之中正确运用所学技能和能力,并以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参与运动,获得成长、成全自己、有益他人,如篮球比赛与练习中正确运用技战术,并能态度积极、团结协作、遵守规则、勇敢顽强、负责任敢担当的行为。一言以蔽之,核心素养的要义不是学生会了什么,知了什么,而是将自己的所学用于回答与解决体育与健康中的实际问题,并有利于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如上三个概念的厘清,对当下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大有裨益。过往的很多时候,课堂上过多注重运动技能的培养,忽略了运动能力的呈现。缺乏运动能力的呈现,运动素养的养成只能停留在口号上,成为空中楼阁。由此,不难理解“学、练、赛”一体化教学,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的要求,坚持课堂内外结合,指导学生学会技能,发展体能,形成专项技能,增强参与比赛和练习的勇气与信心,内外兼修,感受运动带来的魅力,养成锻炼的良好习惯。

两小时的视频培训很短暂,然带给一线体育教师确是沉甸甸的。对基层体育教师理解和把握体育与健康内涵,改革和创新体育与健康课堂,构建高效的体育与健康课堂模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相信,此次培训必将使我县体育教师更加规范、高质量上好体育与健康课,促进学生技能、能力、素养提升。

篇十七:小学体育新课标学习心得

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正式发布《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此次教育部门针对《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做出多处调整,全面提升了义务教育阶段的体育与健康课的比例,体现了国家对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高度重视。新课标将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正式施行。作为未来十年我国基础体育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它的出现备受关注。新版《课标》主要有以下几个变化:完善了培养目标;优化了课程设置;细化了实施要求;强化了育人导向;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增强了指导性;加强了学段衔接性。如何才能将体育与健康新课标更好的与日常教学相融合,这是每一位一线教师都应深思的问题,现将自己学习所思归纳如下。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

体育与健康新课标坚持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强调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深度融合,主要目的是通过体育与健康教育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充分利用体育课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重视把体育锻炼作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解决“学生未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问题。重点关切学生身心健康,特别是体质健康状况。

二、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体育与健康新课标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规律,贴近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充分反映学生的成长需要。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以学定教,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出发,根据学生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结合课程内容整体设计,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围绕核心素养制订学习目标。

体育与健康新课标强调教师要结合学校与学生实际,基于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制订与细化学习目标,并根据学习目标确定达到不同水平的内容要求与学业要求,设计适宜的教学活动与情境。教师要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机渗透到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健康教育、跨学科主题、专项运动技能学习的学习目标中。为此,体育教师要明确核心素养内涵,尽可能的丰富自身知识、提升自身能力、优化教学态度,提升教学专业素养,以满足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能力需要。

四、落实“教会、勤练、常赛”,实现“学、练、赛、评”一体化新课堂。

体育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由教师的教为主转向以学生的学为主,保证学生课堂练习时间和练习质量。落实“教会、勤练、常赛”,建构“学、练、赛”一体的课堂教学体系,真正“教会”学生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让课堂成为比赛的常态,在比赛中增强运动能力,提升学生抗挫折和情绪调节能力。

通过学习与思考,我感受到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肩上责任的重大,我们体育教师要持续不断地加强新课标学习,更好的理解新课标的相关内容和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研究、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更好的开展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工作。

篇十八:小学体育新课标学习心得

提高体育课练习密度含义是要提高锻炼质量,增强锻炼效果,而不是走过场和摆形式。无论是课余训练还是全体学生的锻炼,都来不得半点儿的虚假和盲目。练什么、怎么练、练多少,直接影响到练习的质量和效果。充分利用体育课时间进行高效练习,是落实“勤练”要求、增强学生体能的有效途径之一。

1、提高练习密度要精讲多练,提高技术动作

教学中,只有教师精讲,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才能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并提高运动技术。有的教师为达到技术教学的“完美”效果,在课堂中频繁地中断练习进行集体讲解纠错,一节课集中讲解的次数非常多,使学生每次练的持续时间很少,平均练习密度很低。学生练得少、练得浅,就会导致学生的技术形成处于泛化或固化阶段,容易在比赛中出现错误,难以有效使用技术。

2、提高练习密度要提升负荷,提高锻炼效果

无强度、无难度、无对抗的“三无课”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所以素质练习部分要紧抓,适量加强度、适量加难度、适量加对抗。可采用集体练习的形式组织体能锻炼,练习密度很高,练习次数充足,学生身体能承受足够的运动负荷刺激,产生良好的锻炼效果。

3、提高练习密度要丰富准备、放松活动内容

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是体育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准备活动质量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及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具有较大的作用,好的准备活动能使一节课密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放松活动对学生调节身心状态和缓解肌肉疲劳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关热词搜索: 新课标 学习心得 小学 小学体育新课标学习心得(18篇) 小学体育新课标学习心得 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版权所有:求精文档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求精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求精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粤ICP备18015855号-3